Last Updated on 2022-08-03 by Teresa
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鳥園區佔地四公頃,包括鳥類形態區、雉類與珍禽區、鶴園、鸚鵡屋、生態鳥園及水禽區,除了鳥園區之外,在兒童動物區、台灣動物區、熱帶雨林區、穿山甲館也都可以看到鳥類的蹤跡。喜歡賞鳥、拍鳥的話,其中的生態鳥園一定不要錯過。
動物園的生態鳥園和新竹綠世界的鳥類生態公園一樣,都是採沈浸式的設計,遊客和鳥處在同一個空間。因此出入口設有兩道垂簾,必須用手撥開才能進出,以防止裡面的鳥類出走,也防止野鳥進入。
走在鳥園裡架高的步道就像在野外一樣,差別是園方在靠近步道的地方放了餵食台,這樣遊客就更容易近距離觀賞這些鳥兒們。
步道兩側有解說牌讓遊客認識這些鳥園的住客。
生態鳥園大約有30種鳥類,孔雀、體型小的鳥類、鳩鴿類在靠遊園車鳥園站這一側的生態鳥園;群居的紅鶴、智利紅鶴以及天鵝在靠非洲動物的水禽區。還有一些是兩邊都有,或是因為競爭物種而分開來。
接下來就看看這天拍到的鳥類吧!
▼白尾八哥。現在台灣常見到的八哥都是黃色嘴喙的白尾八哥和家八哥,嘴喙象牙白的台灣原生八哥數量稀少,已經被列為保育動物。
▼擬啄木。綠、紅、黃、藍、黑的羽色,十分繽紛,又稱為五色鳥。
▼黑袖鴿。黑袖鴿又稱斑皇鳩(Pied imperial pigeon),全身白色帶點淺黃,只有翅膀跟尾巴末端是黑色,又黑又圓的眼睛很好認。
▼金背鳩。頸側有黑白間隔的斜條紋羽色,背部羽毛邊緣為紅褐色。
▼綠簑鴿。綠簑鴿會築巢於樹上,一次生1~2顆蛋,由爸爸媽媽輪流孵蛋,孵化期約30天。
外型特徵包括:嘴喙基部 (鼻孔上方)有黑色肉瘤,暗紅色粗壯的腳,以及短短的白色羽尾。
因為羽毛顏色鮮豔,常被捕獵,目前被列為積極保育的對象。
綠簑鴿頸部長長的簑羽每隻顏色都不大一樣,身體羽毛呈金屬綠,混以紫、藍、橙、黃彩虹光澤,色彩繽紛,真的很美!
▼藍冠鴿。藍冠鴿羽色暗淺灰藍色,瞳孔紅色,喜歡在地面活動。
▼白腹秧雞。又名苦惡鳥,體長約30公分,嘴喙黃綠色,上喙基部橙紅色,棲息於沼澤、濕地。
▼黑面琵鷺。黑面琵鷺是六種琵鷺亞科中數量最稀少的,屬於瀕危物種之一。據最新統計,全球目前約有六千多隻黑面琵鷺,其中超過一半會到台灣來過冬。
琵琶形或湯匙狀的大嘴是琵鷺的特徵,剛出生的黑面琵鷺鳥嘴平滑,這隻琵鷺嘴大多數有橫刻紋,眼睛有紅色虹膜,應該是四齡以上的成鳥了。
▼美洲紅䴉。美洲紅䴉是南美洲特立尼達島的國鳥,除了生態鳥園,穿山甲館也可以看到牠的蹤影喔~
除了鳥類,偶爾也看得到松鼠跑來跑去。
▼藍孔雀。孔雀是晝出夜伏的鳥類,晚上會在樹上休息,這次只看到孔雀在樹上,很想看牠飛上樹的樣子啊!
藍孔雀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、印度、斯里蘭卡等南亞地區,又稱為「印度孔雀」,金屬藍的羽毛顏色非常漂亮。
雄孔雀的尾上覆羽最長可達1.6公尺。
希望下次有機會看到孔雀開屏。
▼黑頸冠鶴。分布在非洲中部及西部,為奈及利亞國鳥,放射狀的金黃色的冠羽是黑頸冠鶴的特徵。
▼灰頸冠鶴。灰頸冠鶴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,屬於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。白天在水邊覓食,晚上在樹上睡覺,和黑頸冠鶴是15種鶴中,唯二可以棲息在樹上的鶴。因為和黑頸冠鶴是競爭物種,在水禽區才能看到灰頸冠鶴。
灰頸冠鶴和黑頸冠鶴一樣有金黃色冠羽,主要的差別是體型稍大,頸部羽毛灰白,喉部紅色肉垂較大。
▼美國木鴨。美國木鴨(Wood Duck)又稱為美洲鴛鴦、林鴛鴦,雄鳥(左) 羽毛顏色亮麗,雌鳥(右) 個頭較小,有白色眼環,跟鴛鴦類似,但白色演環更大更長些。
雌鳥羽色雖沒有雄鳥那麼鮮豔,但還是有些金屬光澤。
▼白鵜鶘。鵜鶘的特徵就是超大的喉囊,可以用來暫時儲存無法吃完的食物,也可以將半消化的食物儲存在喉囊內,讓幼鳥取食。很多人誤以為鵜鶘是送子鳥,其實故事或卡通中的送子鳥是白鸛。
▼大紅鶴。大紅鶴是體型最大的紅鶴,有著白、淡粉紅色的羽翅,脖子比較修長。
▼智利紅鶴。智利紅鶴腳是灰白色,只有關節和蹼是粉紅色。
▼黑頸天鵝。大紅黑頸天鵝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天鵝,體長90~140cm。
▼鴛鴦。鴛鴦和美洲木鴨鴛鴦屬的唯二物種,競爭不過美洲木鴨的鴛鴦只在水禽區看到一對而已。
靠近非洲動物區的另一側出入口。
延伸閱讀:
【台北市立動物園|木柵動物園】兩棲爬蟲動物館
【台北市立動物園|木柵動物園】溫帶動物區&企鵝館
【台北市立動物園|木柵動物園】熱帶雨林區
【台北市立動物園|木柵動物園】熱帶雨林穿山甲館
無留言